各界对派特生物的观点摘录!
2018-08-10 来自: 鞍山市派特诊所有限公司浏览次数:4275
领导关怀: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 杨柏龄
“派特博恩十年成长之路是一个典型的科学院实验室成果与社会优势资源整合,走‘社会化’道路促进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案例”
“目前,我国医疗体系不完善,医生不能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服务,派特博恩的服务模式,弥补和完善了医疗体系的不足,应受到鼓励和支持”
连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中国科学院的办院方针之一。杨院长在任期间是该项工作的主导和推动者。2013年,记录中科院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广历程的《探路科技成果产业化》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杨院长在书中对派特公司在将中科院实验室成果与社会优势资源结合、自主创新、为社会服务方面的努力和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监管部门观点: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派特灵的确是消字号,但是派特灵在临床上的应用的完全合理合法的。因为根据国家政策法规(《消毒管理办法》)规定,消字号产品主要针对皮肤、黏膜感染的细菌、真菌、病毒的清除,所以使用消字号产品派特灵应用于HPV病毒引起的系列感染性疾病是完全合理合法的。使用一个产品不能光看字号,光凭传统说法,更要看政策,看实际情况”
——摘录于《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连接:《中国卫生监督杂志》是国家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最·高级别官方杂志,是最新政策解读和监管动态的窗口。各级卫生监督部门是所辖区域内消毒类企业和相关机构的主管部门。
科研观点: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郑家润教授:
“从专业角度来讲,以局部治疗HPV 的三项指标来衡量,派特灵确实是有提点、有优势的。尽管它还是一个‘粗线条’的中成药制剂,但它的确是一个有存在和应用过硬理由的产品。”“这项技术为HPV感染所致的相关疾病发病机理研究、疾病防治、药物开发等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开拓了HPV感染防治的发展前景和推广价值。”
连接:2005年,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病毒室对“派特灵应用HPV感染防治技术”做了系统的药理、毒理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通过细胞毒性作用抑制瘤体细胞的增殖,并通过个别药物的剥脱作用,增强对瘤体细胞的破坏,在破坏细胞的同时对细胞内生存的HPV亦起到杀灭的作用。从而为该技术能有效清除HPV,提供了有利的实验室佐证。
临床专家观点: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副会长廖秦平: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在2008年-2009年做了派特灵的HPV感染临床观察,等到了非常好的结果,实验组转阴率达到86.3%。派特公司是中科院下属的公司,具有坚实的科研力量,其服务中心的操作也是规范化的、细致的,希望派特公司尽快地把产品更加完善,这对我国女性解除HPV持续感染恐惧、降低宫颈癌风险是很有益的。”
——摘录于廖秦平教授在“2013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大会”派特灵技术交流专题会上的讲话
临床观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连石:
“派特公司有一个很好的服务理念。皮肤科医生都知道,外用药物如果没有正确、到位的指导治疗,效果绝对不一样。但是限于条件、精力等一些原因、我们很难做到这些。派特公司抓住这个理念,提供专业服务、细致的服务,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派特公司能够成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其生命力所在,这对医院也是一种补缺。”
——摘录于连石教授在“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皮肤性病学术分会”派特灵技术交流专题会上的讲话
《中国科学报》(原《科学时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大型科技类主流媒体,致力于“打造中国第一科学传媒”
临床专家观点: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王爱平:
“对于很多年轻未育的患者或者是不耐受物理治疗和手术疗法的患者来说,更适合进行药物治疗”
——摘录于2013年3月6日《中国科学报》“HPV病毒的‘中药征途’”
临床专家观点:
北京医院妇产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段素欣
“对待子宫切除和宫颈切除手术,医生一定要慎重,能够药物治疗的尽量减少对器官的切除。因为一旦切除器官,对女性的胜利和心理影响是长期且不可逆的。目前也有一些非手术的药物方法。门诊中曾经接诊过两名患者,多种治疗方法都无效,但是在使用派特灵后效果很不错,值得临床借鉴。”
——摘录于2013年6月20日《中国科学报》“细说宫颈那些事儿”
《中国中医药报》是由国家中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药报社主办的全国性中医药行业大报,是目前我国中医药行业进行思想文化和新闻舆论宣传及工作学术交流的主要阵地。
“派特博恩的核心技术是‘派特灵应用技术’,主要应用于HPV感染相关疾病的预防和防治。该技术来源于民间传统中医药y方,经中国科学院科研小组立项研究形成实验室成果,由派特博恩进行成果转化和市场推广。十多年来,派特博恩从一纸药y方开始,走出实验室,与社会优势资源有效结合,独立自主产权的产业化道路,将派特灵这一中医药技术推向了全社会,至今企业已经实现亿元产值。派特博恩的技术攻关与创新探索,在中医药疗法上斩获了丰硕成果。其产品能够直接作用于皮肤及粘膜上的病毒,有效清除HPV,突破了西方科研的局限性,在适用人群、效果可控性等方面都大大优于疫苗的成果”
——摘录于2013年8月9日《中国中医药报》“建立行业标准走中医药产业化发展之路”
日月晨昏,潮起潮落,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十七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但对一个企业来说却是长路漫漫的征程。
我们是一个努力的企业。十七年里,我们将一项中科院实验室成果推向全社会,脚踏实地;在科研上问·鼎全球最前沿的课题探索,勇攀高峰。
我们是一个幸运的企业。在这样一项充满强烈探索性的事业上,我们走过弯路,但从来没有放弃对“做一个负责人的企业”的理念坚守;我们从事的是一项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事业,是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这是企业应该做的,更是中科院企业的社会责任。
我们是一个有理想的企业。我们致力于建立HPV感染防治领域的行业标准,希冀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跻身国际化,这是我们朴素的信念。奋斗中即便是孤独地前行,我们也甘之如饴。